第一一零八章 真正意义上的搬运小行星-《大矿主》


    第(3/3)页

    也幸亏在这帮工程师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施密茨博士。早在唐风将选定的小行星的高清图片发送到施密茨博士的邮箱之后,施密茨博士就已经计算出了最佳的安装地点和安装方法。

    小行星尽管相比起其他天体而言,体积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这一百二十人的团队以及那两台等离子推进器而言,小行星还是非常大的。

    这毕竟也是一颗长达1100米,宽足有700米,厚度也超过500米的一颗小行星,施密茨博士选定的安装那两台超级离子推进器的两个工作面,面积也都超过了0.45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甚至比梵蒂冈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这120人分成两拨在两个工作面上工作,真的是不显什么。

    为了固定这两台等离子推进器,施密茨博士采用了一个看起来最笨,但实际效果却是最好的一个办法,那就是用高强度的碳纳米管缆带将整颗小行星拦腰包裹起来。宽达十五米、厚足有三十厘米的碳纳米管缆带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让那两台等离子推进器固定在小行星的两个面上。

    相比于将整颗小行星钻透,然后从两面固定这两台超级等离子推进器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施工难度最低,而且保险性也更好。经过计算,这种方法足够让这两台等离子推进器非常牢稳的固定在小行星的表面上!当然,这也要多亏了碳纳米管技术的发展,否则,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也只有这种宽度和厚度的碳纳米管缆带,才能够承受得住这么大的力量。

    这颗小行星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经过了五个月的加速,然后又经过了十七个月的减速,最终是成功的被搬运到了地球的同步轨道......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第一次搬运小行星!(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