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章 济北无人-《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
            
            
            
                
    第(3/3)页
    “可杀!可恨!”
    最后一声大喝吓得整个大厅所有人心惊胆颤,大气都不敢出。
    此时曹操想到了什么,再次沉声发问:“如此大事,为何没有探子回报?”
    荀彧叹了口气,回道:“此事自古未有,是以根本没有人能想到。”
    “自古天灾,要么朝廷赈灾,要么放任不管。”
    “以现如今的天下形势,天下并没有能对兖州如此大的蝗灾进行赈灾的能力。”
    “即使是富庶的冀州都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即使有,那么经过这么一遭也是要废了。”
    “毫不客气的说,即使是冀州,如果发生兖州这样的蝗灾,袁绍的决定也是放弃灾民。”
    “可谁也没有想到刘备竟然反其道而行之,明明泰山也遭了灾,但是刘备竟然还敢收纳兖州的灾民。”
    “或者说正因为泰山有灾民,所以探子才没有发现……”
    首先就是这样的事从来没发生过,然后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收纳几十万的灾民都是不理智的,完全就是一个大包袱。
    所以曹操的手下谋臣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谁会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有人的粮食能多到承受几十万人一年的口粮呢。
    看看曹操自己,打个仗抠抠搜搜的,还动不动就是粮官中饱私囊,大斛换小斛。
    接着粮官祭天,曹军大快人心。
    而第二点原因就是这完全属于灯下黑。
    曹操的探子即使是在泰山各种打探消息,但是他们会去在意早就存在的灾民吗?
    泰山也有蝗灾,泰山官府发榜施粥,泰山有灾民,然后灾民来吃粥,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逻辑没有一点问题。
    无非就是泰山的灾民比较多,但探子也只会感慨刘备是真有粮,粮真多。
    难不成 还要这些探子能像荀彧这样的智谋之士一样从泰山的灾民不同寻常的数量里去推断出这些灾民都是兖州来的?
    探子们打探的永远都是刘备的高层在干什么,刘备的军队是否有不同寻常的调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