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虞世南收起那份策论,开口道: 「如此人才,当为陛下所用!」 众人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毫无疑问,这一份策论会作为被选中呈上给陛下的十篇策论之一。 虞世南深呼了几口气,神色也慢慢平缓了下来。 虽然内心仍然激荡,但此时还有众多策论需要批阅。 于是道:「诸位同僚,时间紧张,还请大家加快速度。」 「谨遵虞老教诲!」 一行众人继续审阅。 可忽然,又一人惊呼。 「虞老,我发现了一个经世之才!」 众人闻声看去。 又来? 出声之人赫然便是之前那人。 虞老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径直道:「拿过来吧。」 说实话,他有点不相信,那人选出的第二篇策论,能够达到前一篇的水准。 因为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往往数年才出一个。 一次春闱就发现两位此等大才,概率太低了。 但纵然第二人比之前者稍差一筹,依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怀着这样的想法,虞世南打开了第二份策论。 「若要百姓安居乐业,必先稳固其根本。」 「何为根本?土地也!」 「民有土可耕,有屋可住,方能安居而后乐业……」 虞世南眼前一亮。 此人的破题角度与前一人不同。 前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建设是一切的基础。 若是使民富,则可使其安。 民富民安而后国强。 后者则是截然不同,认为要使民富,必先给予其田地。 百姓又耕作的土地,有居住的房舍,才能定下心来好好发展,为国之崛起出一份力! 两人的想法,说不出谁更胜一筹。 但虞世南肯定,这两人必然是对大唐局势有着深刻了解的治世之才。 他们的主张不同。 但都是从实际出发,切合大唐现有的局面以及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推论,再举例加以佐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