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呈文之争!-《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第(3/3)页

    「此人的观点也颇为新颖,甚至具有一定的经世之用。但他的部分观点是在太过惊世骇俗,过早让他被大家所关注,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虞世南闻言,又动摇了三分。

    的的确确,若是让这人被世家注意上了,恐怕他的官途也会不太顺畅。

    毕竟他那篇策论,就差贴上一个「反世家」的标签了。

    主张是好主张,但是前提是不能动其他人的蛋糕,否则主张再好,也只能胎死腹中。

    想清楚了一切,虞世南点点头道:「那便不呈给陛下了吧。」

    就这样,这篇出自郑远之手的策论,虽然评了优等,却与陛下失之交臂。

    就是不知道秦凡和郑远知道了此事,会怎么想了。

    当时秦凡见郑远之文,太过守旧,而无自己观点。

    故此让他每日作十篇,若是主张不够明晰,内容不够具体,便费稿重来。

    在如此训练之下,郑远逐渐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策论加以表达。

    而在跟随秦凡在万年县的这些天里,郑远也受到了秦凡一些理念的影响。

    这才写出了这片策论。

    如今看来,分地之举,虽然在万年县大行其道。

    但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上头有李世民抗压,而下头有秦凡谋策罢了。

    若是换一个人,或是将整个范围推广至大唐,即便李世民能够抗住世家的压力。

    但没有秦凡这样为民谋出路的县令,恐怕也难以大行其道!

    时间匆匆,为期三天的春闱很快就结束了。

    一众考生离了贡院,又哭又笑。

    亦有疯疯癫癫。

    长安百态,尽数展现于此。

    当然,今日只是预演,唯有那些明确知道自己考砸了的人,或是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必然高中之人,才会表现出这幅姿态。

    而到了揭榜那天,才是真正的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人呼朋唤友,酒楼风光;有人孤单陋室,独自买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