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要打,便打吧!只是大唐屡次出征,对民力损耗不小。」 闻言,李世民亦有同感。 「不错,此次征战高句丽,虽然消灭了百济,但征用了不少百姓,今年也得降税以休养生息了。」 秦凡点了点头:「等灭亡了高句丽,便向吐蕃进兵,这连续征战两场,实在损耗过大!」 「另一方面,高句丽在东,临近海洋,气候湿润。」 「而吐蕃在西,多有盆地沙漠,气候干燥,极度缺水。」 「两者完全位于大唐的最东端与最西端。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都完全相反。」 「士兵们容易水土不服不说,便是长途的行军也会让人身心俱疲!」 闻言,李世民有些动摇了。 因为秦凡说的,不无道理。 无论是水土不服,还是长途行军,对于战力与士气的打击都十分巨大! 「再者说,虽然通过国债,国库有了一些富余。」 「但无论是修建水坝还是打造舰队,都需要耗费海量的银钱。」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作为支援。」 「这个时候有如何能派遣得出大量民夫用 以保障大军后勤。」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来进攻吐蕃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这才对嘛!」秦凡笑了笑,「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 「那如何发展生产力?」李世民顺着问道。 「譬如之前的曲辕犁,再如红薯土豆、以及阉猪技术。」 「这些都在不同层面上提高了生产力。」 李世民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秦兄弟你不妨多拿出一些类似的东西,也好让大唐百姓能够更省些力气。」 秦凡无语。 这李老板,正当逮着一只羊死命薅呐! 秦凡一摊手:「没有了!」 「没有了?」李世民有些难以相信。 「便是有,也做不到较大的提升。」秦凡坦言道。 的确,这将近一年的签到中,自己积累了不少好东西。 但这些之中,很多都是短时间内大唐无法用上的。 譬如那火车的制造技术。. 此等钢铁猛兽,大唐根本难以造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