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陈年旧案-《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第(1/3)页

    这算哪门子县令?

    不上衙的县令那还叫县令吗?

    就在李世民案子恼怒之间,那老头继续讲述道。

    “你们从外地来的,有所不知呐!”

    “咱们这县里的纠纷,完全是谁有钱谁就是正义!”

    “一旦事情闹上公堂,便要看谁给的钱多,就判谁赢。”

    “所以百姓若是有什么事情,大多都是私底下解决的,尽可能不闹上公堂。”

    “否则便是一方损失钱财,另外一方挨了板子。两人都没有好果子吃。”

    那老头说着,便将扁担愤愤拍在地上。

    “什么衙门审案!分明就是扒皮吸血!”

    闻言,秦凡点了点头:“那你们那郑远县令是怎么做的?”

    “不上衙虽然说可以避免卷入贪污受贿,但毕竟也只能算作不作为吧!”

    闻言,一旁的妇人们不乐意了。

    叽叽喳喳道:

    “郑远大青天哪里不作为了!”

    “虽然不上衙,但是大青天也为我们断了不少案子与纠纷。”

    “他处事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而且也是一心为我们着想的!”

    “就是!前段时间我家那口子和他兄弟要分家,就是大老爷给主持的!”

    听了好一会儿,秦凡这才明白了过来。.

    原本,这些案子应该是百姓上报给衙门。

    随后衙门再通过审理断案,最终进行判决的。

    可是由于太仓县腐败严重。

    百姓但凡上了公堂,都得掏钱。

    否则就得败诉挨板子。

    所以为了避免出这笔冤枉钱,也担心挨板子。

    所以寻常百姓之间即便产生了纠纷,也不会闹到县里去了。

    但这些纠纷,总该要解决的。

    于是乎,郑远便在当地为他们单独断案。

    撇开衙门,自己一人来进行判案。

    而百姓则是见证人。

    郑远有了是非对错的判定,而一众百姓也大多认可的话,这案子就算是了解了。

    当然,若是其中一方不服气,也可以提出来自己的证据与理由。

    若是发现之前的审理有误,郑远也会再次审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