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 李孟尝治水(一)-《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第(1/3)页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就在赵修竹忙着抵御蝗虫之际。

    身处淮南的李孟尝也引来了第一场挑战。

    两月之前,朝廷商议如何面对淮南即将到来的大水。

    有大员提出迁民,被李世民狠狠地骂了一通。

    可文武百官对此也没有办法。

    于是,李世民就来到秦凡所在的万年县,向其问策。

    秦凡给出了两条建议。

    其一便是修筑水坝,修建水库。

    以水坝蓄洪排洪,调节水位。

    让淮南不至于被洪水淹没。

    如此,粮食的收成得到了保证,百姓也不用迁离成为流民。

    但修筑水坝并非一时之功,并且耗费的资金不是一个小数。

    所以,秦凡便提出了第二个方法。

    便是筑堤抗洪。

    这一方法,其实淮南一直都在用。

    只是每年都用,但每年都败给了洪水。

    以秦凡看来,淮南水势虽然凶猛,但也没有道完全无法抵御的程度。

    而之所以每年都无法抗击战胜洪水,关键还在人。

    原因很简单,比起抗洪所带来的收益。

    那些地方官员只需要从抗洪物资之中伸伸手便能收获大笔的银子。

    而且一旦抗洪失败,朝廷必然会下拨一笔银两进行赈灾。

    如此,又能上下其手了。

    而抗洪成功了有什么好处?

    固然,百姓不用成为流民了,庄稼也能够丰收。

    而朝廷也可以从淮南上税,丰盈国库。

    但官员得到了什么?

    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那些官员除非吃饱了撑着,否则谁会用心治水?

    基于这个原因,秦凡提出了让每个士绅都下到抗洪第一线的指令。

    你喜欢贪抗洪款?行!

    就派你到抗洪的前线去!

    到时候豆腐渣工程被洪水摧毁,你是第一个被冲走的!

    就算你福大命大,洪水之中也能活下来。

    那么很好,朝廷会来向你问责。

    为何你所掌管的那一段堤坝会垮塌,这便是你的责任。

    到时候必然也吃不了好果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