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梅雨,霉雨-《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第(2/3)页

    尽数都是豪宅大院。

    因为那里地势高耸,水流平湍。

    所以,勋贵们都喜欢在那里安家,受灾影响会小上不少。

    而应对这样的地段,完全可以安排尽可能少的人手与资金。

    不需要将抗灾的力量浪费在这种地方之上。

    再者说,这些地方,即便是李孟尝不进行安排,那些士绅们也会自发地进行抗洪。

    原因很简单,他们自己的家安在那里。

    若是那里被冲毁了,损失的便是他们自己。

    如此一来,能不尽心尽力吗?

    而将一切了然于心的李孟尝也很快就一众官绅的各种状况,为其安排去处。

    规定某人镇守一个堤段以后,他便要日夜留守在那里,除非李孟尝召见,否则不准离开。

    要不然,就会被治罪惩处。

    造成严重后果者甚至立斩无赦也并非不可能。

    而在安排各个官绅前往不同堤段的同时,李孟尝也在不断地传授着抗洪的知识。

    一方面,在洪水来临以前,他们需要筑起一道全新的堤坝。

    原先的泥土大坝只是

    样子工程,根本就阻拦不了汹涌的河水。

    另外一方面,在某些区域,仅仅是筑起堤坝远远不够。

    疏散百姓,调集人群。

    这一切都是较大的工程。

    毕竟某些地方,地势低洼,水流湍急。

    完全没有固守的价值与必要。

    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种地方,最终还有可能失守。

    倒不如将此处的人与物进行转移,转移到地势更高,更容易防守的地方。

    如此,防守成本降低了不说,应对洪水的胜算也会有所增大。

    总而言之,资源有限,人手亦是有限。

    李孟尝需要在这些有限的资源与人手当中,尽可能合适合理地进行安排。

    如此,方有战胜水患的希望。

    而除了加固堤坝,官绅们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每天的巡逻与检查。

    不能让堤坝存在一丝一毫的疏漏。

    否则,一旦某处堤坝抵挡不住,整条防线就会全线崩盘。

    随着一部分防御的麻袋被冲走,在它一旁的其他东西也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若是没有妥善处理,水患便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