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成功了!模型跑通了!” “天啊,苏阳,你简直是个天才!” 苏阳看着屏幕上,那条完美收敛的曲线,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做到了。 他带着团队,耗时几个月,不眠不休。 终于,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他给这个模型,起了一个名字。 “女娲”。 陆若溪走了过来。 她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数据,眼神里也闪过一丝赞许。 “很漂亮的模型。”她说,“它的语义理解能力,比市面上所有公开的模型,都要高出一个量级。” “但是……”苏-阳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它的算力消耗,太恐怖了。” 他指着另一块屏幕上的监控数据。 “我们调用了学校超算中心百分之三十的资源,才勉强让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训练。” “一次训练,就要烧掉几十万。这根本无法商业化。”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从狂喜,跌落到凝重。 一个无法投入实际应用的模型,无论多先进都只是一个昂贵的玩具。 “问题出在哪里?”陆若溪问。 “CPU。”苏阳一针见血。 “我们现有的计算架构,是以CPU为核心的。它擅长逻辑控制,但不擅长这种大规模的,并行的,浮点运算。” “‘女娲’模型的参数量太庞大了。每一次训练,都像是在让一个逻辑学家,去做几亿次单纯的加减法。效率太低了。” 苏阳有些沮丧,像是攀上了一座高峰,却发现,山顶之上还有一片无法跨越的天空。 …… 渊龙科技,顶层办公室。 陆沉渊看着林远递交上来的,来自盘古实验室的报告。 报告的最后,是苏阳的亲笔签名以及他遇到的困境。 算力瓶颈。 陆沉渊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他当然知道解决方案。 GPU。 图形处理器。 在他穿越前的世界里,正是这个为了电子游戏而生的小小芯片,在十几年后,意外地开启了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