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暗潮涌动(此章慎买)-《林家碧玉》
第(2/3)页
徐录文也瞪大了眼睛看着同自己有六分相似的徐成林,仿佛一瞬间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哥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徐录文强忍了涌上眼眶的热流,上前拉着徐成林笑道:“大哥,是我。”
徐成林抱着徐录文的胳膊泣不成声,只连连点头,不停地说着“好好好,回来就好。”
兄弟两个在偌大的院子里抱头痛哭,老管家在一旁也是不停地抹泪。半晌不知从哪儿跑出两三个人来,看到院子里的情形都愣住了。
徐成林渐渐止住了哭声,用袖子胡乱地抹了一把脸,朝院子里呆愣的几人吩咐道:“快去收拾屋子!让厨房烧几个好菜,再弄坛酒!快去!”
说完又拉着徐录文穿过回廊,进了书房。
徐家的书房有里外两层,非常空,这会儿已经被隔开了。屋子里的书架上散落着各种古书旧籍,显得有些凌乱。环顾四周,又觉得一屋子空荡荡的,还泛着冷气。
徐录文皱眉环视了一圈,心头酸涩难耐,一股热流直往脑门上冲。
兄弟两个相对而坐,却一时无话,还是徐录文长叹了一声,开口道:“大哥这些年老了。”
徐成林苦笑一声,点头应道:“我们都老了,成山也不小了。你这些年都在北边?”
“嗯,一直跟着西宁王二子——卢俊昭。”徐录文声音平静,目光坦荡地看着徐成林,“大哥没想过去北边?”
徐成林愣了一瞬,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拍着徐录文的肩膀哈哈笑道:“你一回来就当说客来了?”
徐录文神情坦然地点了点头,身子往后倒在椅背上,翘起二郎腿,看着徐成林道:“圣上年纪大了,底下的各位皇子,呵!”徐录文嘲讽地笑了一声,“卢家在北边根基深,等卢俊昭成了婚,西宁王必定要把重心放到北边。朝廷这边,不用大动作,只管等几年,也差不多了……”
徐成林听得猛地缩了缩眼眶,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脸上神情变换,良久才手指颤抖地指着徐录文,声音不稳的问道:“卢家要造反?”
徐录文愣了一瞬,也瞪大了眼睛看着徐成林,看徐成林仍旧是一脸不可置信,徐录文大大地翻了个白眼,伸手拨开徐成林的手指。咳道:“大哥想哪儿去了?卢家好好的造反干什么?卢家只要好好守着北边就成了!”
徐成林眼珠子动了动,瞥了徐录文一眼,随即捻着胡须皱眉思忖起来。
“卢家子嗣不丰,这费力不讨好的事,西宁王那老狐狸确实不会干。”徐成林拧着眉边想边点头。“只是这心却不会小。卢家替皇家守了这么多年的江山,若是想取而代之,也不是没可能。更何况皇家……呵呵,”徐成林抚着胡子讽刺地笑了起来,“对卢家已经过于忌惮了。背地里可有不少动作,前头北边缺粮,圣上却只是下了几道无关痛痒的圣旨……嘿嘿……西宁王不可能没动作。”
徐录文只是翘着腿,听徐成林自顾自地嘀咕着,末了才起身添了一句:“徐家的根基本来就在北边,再等几年。机会就不少了。”徐录文目光闪烁,眼里笑意不明。
徐成林却听得眼前一亮,随即拍着徐录文的肩膀,兄弟两个笑着对视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此刻,在皇宫内院里的大殿里却是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一片。礼部和鸿胪寺负责接待北燕使臣的几位大人热情周到地请了北燕几位使臣和玉河郡主到偏殿休息。
随着内侍一声“皇上驾到”。殿内众人忙跪成一地。在偏殿的北燕使臣和玉河郡主也纷纷出来行了跪礼。成明帝一声明黄的装束进了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都起来吧。”说着又将目光移向北燕一行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玉河郡主和几位大人也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等众人都起了身,成明帝朝苏文示意,苏文唱了一声“开宴——”。
随后礼官唱了几遍喏,宫里的乐师们奏响官乐,随着一声拖长的“入席——”众人纷纷入了坐。
宴会无声无息地进行着,鸿胪寺少卿陈瑞客气周到地招呼着北燕一行人。成明帝偶尔也笑着问两句闲话,北燕主使规规矩矩地答了——一场宴会在异常的平静中接近了尾声。
却不料北燕主使突然离了席。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屈膝一跪,朝成明帝恭敬地行礼:“圣上圣明,我等蒙圣上厚待,下官感激不尽。下官今日斗胆,值此良辰美景,还请圣上为我北燕皇室——玉河郡主,择一夫婿。”
成明帝目光一暗,脸上的笑意却未减,轻笑道:“耶律大人这可是难为朕了!今日在场的各位大人可都是有家有室甚至有儿有女的,朕可不敢委屈了北燕郡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