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局势(上)-《林家碧玉》


    第(2/3)页

    “……照王爷的吩咐,信都送出去了,卢平那头是老四亲自去的。平梁府那边的港口,也开始动作了。徐家人做事仔细。朝廷的探子还没得到信。另外,朱七同二少夫人手底下管着南北货物交接的廖掌柜会了两次面。一次在揽月楼,另外一次……在慈寿寺附近。”

    中年男子说到此面色柔和了些,看着西宁王笑着感慨了一句:“想是二少夫人跟李道长透了话。二少夫人年纪小,看事情倒是看得远……”

    “这事儿,那兔崽子跟我提过。”西宁王板着脸,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眼里的笑意却渐渐显了出来,看着外头**辣的太阳,没头没脑地又点着头自言自语般感叹了一句:“那丫头不错,林家也不错。”

    中年男子会意,也跟着点头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诚意伯府上,诚意伯刘怀瑾同二弟刘怀慎也在书房关着门议事,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树叶摇晃的沙沙声。

    屋子里只刘怀瑾和刘怀慎两人相对而坐,刘怀瑾捻着胡子,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不出喜怒来,半晌才轻哼一声开了口。

    “孙家老爷子让人递了话过来,他年岁大了,想享享清福。”

    刘怀慎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若无其事地呷了口热茶,轻声笑道:“孙老爷子倒是看得开。这会儿躲开了,也是真清净,孙家那些个后辈,呵……会守成就是福气了。这当口递话过来……孙老爷子是要大哥举荐人?这老狐狸还真会盘算!大哥想好了荐谁?”

    刘怀瑾扯着胡子瞪了刘怀慎一眼,脸色渐渐沉了下来,拧着眉头慢慢吐了口浊气,眼里划过一抹讽刺的冷意。

    “我有什么人可荐?我们刘家的人都没读几年书,管不了国子监那块地方。孙老爷子做了这么些年的国子监祭酒兼内阁大学士,肚子里必定有不少人选,还轮不到我们来指手画脚。”

    刘怀瑾说到此冷哼了一声,眼底的冷笑一闪而过。

    刘怀慎挑了挑眉,低头看着手里的青釉白瓷茶杯,似看出了神一般,好半天才抬头笑着轻哼道:“陈老三在翰林院多年,在那些文人士子群里也有几分名气,做个国子监祭酒倒是绰绰有余。至于内阁学士,陈家可有好几位人选……”

    “那是陈家的事!”刘怀瑾目光沉了沉,一脸严肃地地瞪向刘怀慎,厉声斥道,“这事儿你别去搀和!”

    刘怀慎耸了耸肩,眉角笑意散开,见自家大哥眼里聚起了怒气,忙敛了笑意,坐直身子点着头咳道:“大哥还当我是三岁小孩不知轻重?您放心,我半句话也不说,就是圣上问了也不说。陈家的事,我也懒得去搀和!”

    刘怀慎瞄着刘怀瑾的脸色,迟疑了片刻,试探性地笑道:“要我说,朝廷里的事咱们刘家都别搀和,索性躲远些,省得招苍蝇。”

    见刘怀瑾脸色虽紧绷着,却只是淡淡地撇过来一眼,没反对,也说赞同,眼里波澜不兴,让人看不出情绪来。

    刘怀慎脸上的笑意深了一分,斟酌着笑道:“这京城都住了大半辈子,看也看烦了,倒还真想到别处看看去。先前听小妹说南边景致尤其好,春秋月,处处都是美景。江南又是人杰地灵之地,英才辈出,还真是让人心生向往。呵呵,就是……塞外也不错,地方广阔,听说站在塞外吹吹风都能生出股豪情逸致来……嘿嘿……反正都与京城不一样,出去走走也好。”

    刘怀慎自顾自地嘀咕着,仿佛根本没看见刘怀瑾眼里的凝重和暗沉一般。

    “刘家世代居于京城!刘家的根在这儿!”刘怀瑾盯着刘怀慎,目光幽深,一字一顿地说道,语气里却隐隐透着些无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