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六十五章:有黑蜡壳的翡翠原石才是好东西-《剑断化蝶》


    第(2/3)页

    “明白了,谢谢刘师傅!”陈松躬身说道。

    刘一眼笑了下,拿起表皮有一片片黑黄,呈水锈色的翡原石,说道:“这种水翻沙皮的翡翠原石,皮壳都很薄,内部质量也都较好,可出高档料,关键也是要看其砂是否翻得均匀,多见为老石种,外壳颜色黑、黄、灰都有,但砂粒一般不太好,因为出产这种水翻沙的场口比较杂乱,底子和种水都一般,主要区分点是皮上有无水锈,有代表性的是麻母湾和会卡的萍皮水翻沙。”

    把手上的料子分开,各拿一半在手上,只见原石上没有一丝一毫的颜色,虽然整体质地也很细腻,但给人一种灰闷的感觉。

    待两人都看清后,刘一眼把其中一半对着光线照了起来。

    阳光直接穿过水锈一样的风化壳,照进里面三分之一的位置。

    “这块会卡的水翻沙的皮子很薄,完全可以借助光亮,透过皮子来照里面有没颜色。”

    刘一眼把手上的会卡原石合起,放回桌面。

    “师傅,这原石上的铁锈是如何形成的?”

    杨昊指着会卡原石上的水锈问道

    “翡翠的原生矿经风化作用后,受本身和周围环境含铁量的变化,对粗砂皮壳形成浸染,多数呈水锈色,少数呈黄黑色、黄灰色、褐黄色和黑褐色。”

    刘一眼细心地解释着:“它可以出现在不同颜色的沙壳上,表皮的铁锈色是一片片或一股股,一条条宽窄不等,有的是片状走向,有的是块状。”

    “但这底那么灰,做成成品也不好看啊!”

    杨昊一脸疑惑。

    这玩意的底那么灰,做成成品肯定不好看,价值也不高,这样的原石在矿上都是随意丢弃的,跟普通石头没啥区别。

    “这类原石大多数是底灰,如果里面有高绿的话,就可以完全克服它这底灰的毛病,就能胜过和盖过灰底,完全看不出灰的感觉,你们看这块……”

    刘一眼在桌上把表皮同样是有一片片黑黄,呈水锈色的一块翡原石直接翻开。

    原石的切面上,可以看到有数条浓艳的绿带,但没有颜色的地方虽然也是灰底,却不会令人感到发闷。

    上面的绿色条带像是独立的个体,又像是浮在灰底上,并没受灰底的影响,反而还被灰底衬托得颜色更加浓艳。

    刘一眼叹道:“这种料子完全就不怕底灰,它只怕无色,一经有色,色必定是又翠又水,尤其是产自老场区的东郭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颜色更突出!”

    “下面重点和你们说下黑乌沙,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翡翠原石,也是产量最丰富的,所有场口几乎都有黑乌沙的产出!”

    杨昊皱着眉问道:“那么多场口都有,而且产量还那么大,我们要怎么来区分啊?”

    刘一眼笑道:“也很简单,一般按照它的砂粒大小分为粗中细三类,粗者多见为粗豆底,细者多见为细豆底,但它的绿色黄味足,唯中者有糯化底,此特征在莫罕和南奇场口产出的原石上多见,切割后有的见正色有的见偏色,有白猫凳味足,有的绿色偏蓝,甚至是蓝味过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