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武大解惑!-《武大郎的逆袭》


    第(1/3)页

    听了赵喆的问话,武明看了看赵喆,很是认真的说道:“你以为我不着急啊,但是时机未到啊!”

    听了武明的话以后,赵喆立刻收起来了吊儿郎当的样子,也变的很严肃的问道:

    “国师在等什么时机?难道国师等的是你调遣到交趾郡的那百万大军,虽然我不知兵。

    但是我知道的是,只要有好的将领带领,咱们大宋朝境内的的那些禁军也不是不可一战的。

    另外西北边境的战事基本上也已经平息了下来,咱们可以只留下西北的府军镇守那里。

    同时把种家军的十万人马调拨回来,再加上在西北以西还有和种家军的战力不相上下的折家军。

    这样一来,拼拼凑凑的凑上个五十万大军还是不成问题的,以种家军和折家军为先锋。

    以禁军们为后续部队,再由国师你亲自统帅,带上你还留在梁山的将领,灭掉金国和辽国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听了赵喆对宋朝军事力量的分析,武明笑了笑,说道:“陛下分析的到是没有一点点的差错。

    但是陛下却忘记了最最关键的一件事情。要灭金国和辽国不难,可以说是反手即可灭掉。

    但是陛下有没有考虑到,咱们大宋朝把这两个国家灭掉以后,如何管理?咱们大宋朝现在缺乏的是管理人员啊。

    想必陛下一定会说:就参考西夏郡的办法,从金人和辽人里面挑选优异者管理他们。

    这个办法在西夏行得通,但是在金国和辽国却行不通了。辽国建国百年,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让他们臣服大宋,那是很难办到的,即使他们表面臣服了,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文化侵蚀的话。

    他们迟早会反的,而金国却恰恰相反,他们才从深山老林之中走出来,说白了的话还还属于野蛮人的范畴。

    你给他们谈教化,无疑是对牛弹琴,而西夏则是建国只有几十年,他们刚刚脱离了野蛮人的范畴。

    同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他们是比较好教化的。至于辽国和金国。

    则必须派遣咱们大宋朝的官员前去管理才行,我所谓的时机,就是这次开科举以后的时机。

    当这次文科考试以后,咱们大宋朝廷也就有人可用了,也就有可以派遣到金辽两地的官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