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柴盒-《重回1979》
第(2/3)页
不过那时候北疆他后爹是火柴厂的工人,家属可以糊火柴盒,北疆是跪着求他后爹找单位的领导,让我们家也可以糊火柴盒。
火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关乎国计民生,国家也非常重视,经常督促工厂日夜加班加点,保障市场供应。
那三继续说道;你还别看火柴小,生产一盒火柴要经过几十多繁杂的工序。
在几十道工序中,有些是自己生产,有些是外包的,火柴盒就是外包加工的。
火柴盒分内外盒,最早内外盒都是木制的。在外盒贴上精美的标贴,也叫火花。火柴盒顿时就好看了许多。
后来,木材紧张不够用,开始以纸代木,火柴的外盒逐步有木质变成黄纸板材料的了。
山娃知道环保概念这个词还要等几年才有,别说早些年,就是现在都八八年了也没这概念,都在发展经济呢。
一个熟手一天顶多就能糊上两千成熟,就是内外盒全部糊好。
谁家孩子多,谁就能加班、加点多糊火柴盒。
小孩子都坐不住,大人给小孩子讲故事哄着他们帮忙,要不就是听广播小喇叭。干的多了就发一块水果糖,是真甜啊。
一个火柴盒看似简单,从选料到用刷子蘸着面浆糊均匀刷在纸条上,需要的是技巧。
绷小条动作要轻快,摁小底一气呵成。动作慢了浆糊会干,只有动作快了出来的活才合格,次品少、烂盒少。
外壳俗称大片,大片糊好后开始套盒,把印有铁塔图案的纸片粘在火柴盒外壳上,这样一个完整的火柴盒才算完成。
那时候为了白天能出去玩,我是一夜间糊了一万个大片。
这时候徐北疆说道;还你糊了一万片、当是我也帮你了好不?
那天晚上我在你家住的,第二天困的,睡了一天觉,也没出去玩,下午还是继续糊火柴盒了。
徐北疆继续说道;就我们院里的大梅子,为了能摆脱糊火柴盒的差事,偷偷跟我说;以后一定要嫁个军官远走高飞。
俩人哈哈一笑大家喝了一杯酒,那三继续说道;糊一万火柴盒,可是6块钱啊。
那时候你还记得不?
北疆、在糊盒子大军中,一个月能糊十万、十五万的大有人在。
在那个贫乏的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一个家庭在这个月里丰衣足食。
还有,调制浆糊的面粉都是包产到户的,浆糊节约地用,几个月下来能有可观的面粉剩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