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二章:技术扩散,棱堡-《求活在金朝末年》


    第(2/3)页

    金国和一般的军阀,当然舍不得用铜去铸炮,但蒙古人不同,这群抢劫犯手里有的是钱,只愁没地方花。

    木华黎的炮匠很快就用泥模铸造出了合格的铜炮,根据潜伏在中都匠作营里的间谍观察,中都炮匠,用泥模生产的同炮,其性能竟然能达到陈宪所铸铜炮性能的百分之七八十!

    这个消息对陈宪来说,简直就是噩耗,但他无可奈何,除非他能将中都所有人全部杀了,否则铜炮的秘密就再也保不住了。

    制造出合格铜炮之后,木华黎挑选了两种大炮进行野战化。

    一种是口径不到一斤的小炮,这种小炮重量不过两百多斤,一头骆驼就能驮两支,可以随着骑兵机动。

    第二种被木华黎野战化的大炮是五斤炮,因为他的工匠制作的炮车,只能承受这么大口径的大炮,如果大炮口径继续增加,后坐力就会很快摧毁炮车。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宪毫不犹豫的开始研发十斤(大约等于十二磅)炮和十斤炮炮车,对于大炮来说,射程就是真理!陈宪很清楚,能对付大炮的,只有射程更远的大炮!

    木华黎组建了两支炮兵部队,一支是和蒙古骑兵配合的骆驼炮队,一支是由蒙古人统领,由汉军操作的炮车炮队。

    炮车炮队为单独编制,配备了一部分蒙古骑兵保护,他们平时归木华黎直辖,在战时会根据情况,跟随汉军步卒合编。

    这些都是混入汉军中的间谍送回来的消息。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积累,木华黎手中已经有了三万多条火绳枪,数百门大小火炮,并且积攒了数量不少的火药。

    和陈宪的做法一样,木华黎用笨重的铁铸铁炮架在城上守城,用比较轻便的铜炮做野战炮。

    所以,这个时候,陈宪去打中都城,绝不会轻松,更不要说,以蒙古骑兵的机动性,留给她攻打中都的时间决不会多,最多十天,木华黎就能从山西战场赶回来,而陈宪要攻打中都,光是花在路上行军的时间恐怕就要四天以上。他根本不可能在五天时间内,攻下一座驾着大量火炮守城的大城。

    所以,陈宪只能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干看着木华黎迅速的收拾了山西局势,短短半年时间就将金人赶出了山西。

    这比历史上木华黎攻略山西的速度可快的多了。

    这都是大炮的功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