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风情雪义》
第(2/3)页
作者的文笔可谓当今网络写手中的佼佼者,比大多数大神的文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是一位饱读书籍之人,尤其在武侠如金庸小说方面,肯定认真读过不少。
2、修辞
虽然现在无数写手根本不在乎修辞,用到了卯,无非“比喻、描白、借引”而已,但能看得出,作者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
读作者的小说,确有一种文字绚丽的感觉,那是因为作者不仅眼界开阔,面面俱到,而且有许多修辞手法,并储有大量的词汇,才会令小说显得如此摇曳多姿,精彩纷呈。
3、情节衔接
小说都是有一个一个情节串联起来的,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有时就是一个大问题。
衔接的不好,如鲠在咽,不吐不快。
但作者的每一个情节都衔接得都很好,一气呵成,即便埋下伏笔,也是顺理成章。好生佩服!
4、人物
人物上场,井然有序。就算没做到栩栩如生,也大致轮廓清晰——或许因我只读了十几章的缘故。
以一人之笔力驾6、谬误之处。
a、引用原句:秋风凄凉,凛冽的寒风扫过孤寂和萧瑟。”
已经是“秋风凄凉”,又来“凛冽的寒风扫过孤寂和萧瑟。”
个人觉得:画蛇添足。
b、引用原句:“一条古道如长蛇般蜿蜒伸向远方,自城门戛然而止。”
“一条古道如长蛇般蜿蜒伸向远方”
视角应该是在城这边,往远处看。
“自城门戛然而止。”
视角应该是从远处往城这边看。
个人觉得:既然“伸向远方”,又何必“自城门戛然而止”。
c、第七章,“辟邪剑谱”有好几处。
如此小毛病颇多,或许是作者修改比较频繁,也没什么大不了。(算我吹毛求疵吧,勿怪。)
E、建议
1、能把一句话的意思精准地表达出来,就已足够,过多的辞藻反而弄巧成拙。这一半也归于1 7K的版面字迹排版太小,稍微一段多几个字,就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2、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人物或伏线,凝炼猪脚,就算自己刻画很好而舍不得杀掉的人物。(估计是行不通了。)
3、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坚持下去。6、谬误之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