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谈判开始。 双方参加谈判的代表共十八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表面和和气气,实际明枪暗箭,都想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 科林想通过援助获取将来在东北的利益。 华夏方自然不会用国家利益交换。 双方僵持不下。 不由自主,双方眼光落在一直不开口的岳锋身上。 岳锋脸上带着淡淡的笑,看到众人望着他,仍然不出声。 科林向诺娃打个眼色。 诺娃会意,问:“上校同志,难道没有看法吗?” 岳锋站起来,淡淡一笑,道:“大家都知道,我喜欢苏国文化,也写过一首歌,名叫《喀秋莎》。为什么叫喀秋莎呢,那是因为我喜欢上一位叫喀秋莎的美人,可惜,她不喜欢我。”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变得十分轻松。 岳锋道:“其实,我还写一首苏国的歌,一直没唱出来。不如,我就唱起来,让大家放松,放松,可以吗?” 科林笑道:“荣幸之极,请唱。” 岳锋一挥手,道:“手风琴。” 唐汉山从外面走进来,送上手风琴。 岳锋背上手风琴,道:“诸位,这首歌是我到莫斯科的时候,产生灵感,写下来的。那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我邀请喀秋莎散步,幸运的是,她答应了。尽管她后来拒绝我,但我的灵感被触动,当时就写下一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科林笑道:“一听就很有诗情画意。” 岳锋拉直前奏,十分抒情而浪漫,充满俄罗斯风味。 科林等苏国代表频频点头,只听前奏,就知道是他们国家音乐,特别是用手风琴拉的,更是他们国家的特色。 岳锋弹完前奏,唱了起来:“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科林与诺娃都是音乐高手,一听,就知道这首歌结合俄罗斯民歌和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特点,富有变化,明快流畅,非常抓人。 两人合着节奏,轻轻拍起来。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一歌完毕,众人惊叹不已,热烈鼓掌。 众人均不出声,久久回味! 科林赞叹道:“歌曲旋律的转折令人意想不到,自然得体,气息宽广,结构精巧,于素雅显露出生动意趣,令人惊叹不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