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年初二“探亡”禁忌的由来-《千金聚散》


    第(2/3)页

    消息传来,甸侨当地的青壮年带着妇女儿童纷纷离乡躲避倭患,而剩下一些老年人,有的是年迈体弱,经不起逃亡的一路颠沛流离,干脆抱着侥幸不走,也有一部分老人家,放不下家业,也舍不得家乡,拒绝出走,死守自己的村庄。

    结果,倭寇杀了很多留在家乡的老人。

    倭寇们大肆洗劫之后,满载而归。

    年后的大年初二,出逃的人们纷纷回家,很多人就到亲戚朋友家里探望,看看这户人家的老人是否还在,风俗称之为“探亡”。

    所以,从这以后,初二去有老人家的家里,就成了一种忌讳,“探亡”、“探亡”,这是对这户人家老人的一种不敬。

    当然,这种习俗除了这种说法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大年初一是人节,宜拜人,新朋好友互相窜门拜年就都放在初一,初二是鬼节,宜拜鬼。这一天,如果贸然去人家家里,主人会觉得晦气,是不受欢迎的。

    所以,即便是在家乡过年,初二这一早,大家也都比平时会起床更晚一些。

    今天,南京的天色阴沉沉的,微弱的光线,更加增添了孟匀易一家四口在这个冬日早晨的睡意。

    梦中,白抒凡在丛林中漫无目标地走着,身上那些沉重的包袱已经拖累的让自己几乎筋疲力尽。

    一颗大树根部,白抒凡停了下来,慢慢坐下,并且开始卸下背上的一个个包裹和器物。

    可是,背上的东西无论怎样却怎么也卸不完。

    没完没了,身边已经堆积着许多从背上卸下的东西,可是,背上的束缚和压迫却丝毫没有减少和消退。

    相反,来自后背的压力,却奇怪地越来越发沉重。

    为了抵御来自身后的压迫,自己身体蜷缩,双拳紧握,双臂缩成了一团,紧护护在胸前。

    紧张、负重,累得自己身心俱疲,气喘不休。

    已经毫无力量继续支撑和抵御来自这种身外的束缚和压迫了,干脆,闭上双眼,放松了紧张窘迫,自己好想能睡上一觉,哪怕就只有囫囵一觉。

    白抒凡感觉附在自己后背的重负正在向着自己的全身蔓延,无数的触角和枝蔓从后背扩展,到双臂、到肩膀,再到胸前,又到腹部、大腿,到整个身体的柔软部位……

    身体正被无数的东西盘吸着,这些柔软又湿漉的异物,在自己身体上不停地侵蚀吸附,挥之不去,缠绕不散,耳边,还伴随着一阵既熟悉又陌生的可怕声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