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迫击炮率先开火。 火力全开。以最快的速度向开阔地投放。 “轰……” “轰……” 炮弹在开阔地炸开。 有点偏。没有炸到中间。因为之前没有试射。 迅速调整。然后继续发射。 “轰……” “轰……” 更多的炮弹落下。 遭受袭击的日寇猝不及防,躲闪不及。 很多当场就被炸死炸伤。 果然,日寇大意了。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袭。 在狭窄的峡谷里面没有被伏击,反而是在走出了山谷以后被埋伏。根本反应不过来。 此时此刻,是它们精神最放松的时候,也是戒备最松懈。 “突突突……” “突突突……” 大口径机枪开始扫射。 子弹贴着地面,掠过开阔地。 神挡杀神。 魔挡杀魔。 “啊!” “噗!” 各种短促的惨叫。 被打中的日寇都是很快就无声无息。 根本连发出哀嚎的机会都没有。地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很多日寇到了靖国神厕的前面,依然是糊涂鬼。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被打死的。 “八嘎!” “狡猾的华夏人!” “太阴险了!” 日寇大队长又急又怒。躲避的速度很快。 能够做到大队长的,都是老兵。发现情况不对,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的小命。 其他没有被炸到的日寇,也是迅速趴下。各自寻找地方隐蔽。 然后发现,这里是开阔地,没地方可以躲。 只能趴着。听天由命。 后面的山谷可以躲避。但是没有日寇敢回去。 峡谷的两侧都是山岭。如果山岭上面有敌人埋伏。在峡谷里面会更加的危险。 怎么办? 只能是被动的挨打。 “轰轰轰……” “突突突……” 在恐怖的声音被无情的收割。 张庸举着望远镜。暗暗遗憾。距离还是太远了。 如果是距离两百米左右,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集中射击。会给日寇带来更大的伤亡。 不过,凡事都有利有弊。 如果是200米外埋伏,几乎不可能成功。因为日寇不能对200米外无动于衷。一定会派尖兵来探查的。 枪一响,其他的日寇就会知道,反而无法火力覆盖。 战争,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他张庸依然是门外汉。 “反击!” “反击!” 有日寇歇斯底里的吼叫着。 一部分反应快的日寇老兵,迅速举枪射击。 啪勾! 啪勾! 尖厉的枪声响起来。 借着月光,它们逐渐找到来袭的敌人在哪里。 距离很远。 使用的都是迫击炮。 超过四百米,步枪基本就是盲射。 “架炮!” “架炮!” 日寇气急败坏的叫着。 它们是大队部,也携带有迫击炮的。还是90毫米的。 “狗日的!” “反应还挺快!” 张庸从望远镜里面看到了。 必须承认,日寇的确是训练有素的。 遭受到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居然没有溃散,还能反击。 如果是国军一般部队,早就溃散了。 这就是素质差距。 你可以不承认。但是,日寇的战斗技能就是比你强。 现在它们是缺乏实战经验,所以,还有短板。一旦经过一两年的战斗,实战经验上来了,就非常可怕了。 所以,在39年、40年,日寇一个联队就敢横行战场。没办法,别人就是有怎样的实力。 哪怕是面对数万的国军,日寇一个联队都敢发起攻击。 日寇第11军,总兵力才十几万人,就将国军几个战区压的动弹不得。 唉…… “轰……” 蓦然间,旁边有炮弹爆炸。 是日寇的90毫米炮弹。爆炸的威力很强。 一挺M2大口径重机枪被炸到。好几个士兵伤亡。重机枪立刻哑火了。 玛德。 暗暗骂娘。 狗日的,打的那么准。 “轰……” “轰……” 幸好,自己这边,81毫米炮弹也不差。 持续发射。炮弹源源不断。将开阔地炸了一遍又一遍。红点的数量明显变得稀疏了。 “轰……” 然而,日寇的90毫米迫击炮,依然强悍。 这个日寇大队部,没有携带九二步兵炮,而是携带了三门90毫米迫击炮。 歇斯底里的日寇,疯狂的反击。炮弹也很猛烈。 “轰……” “轰……” 双方炮战。 都是不断的有人员伤亡。 张庸很想将日寇的迫击炮炸掉。但是没有成功。 硝烟弥漫。甚至看不到日寇迫击炮的位置。地图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武器标志,也无法甄别出来。 草! 只能骂娘。 然后又缓缓的沉声静气。 打仗就是这样。 没有一边倒的战况。除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配合。 别人日寇是一个大队部啊!不是善茬。 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寇几百人,就敢追杀一两千的国军! 怎么办? 继续炸! 看到底谁能够坚持到最后。 拼炮弹! 拼伤亡! 我就不信了,日寇的炮弹会比自己更多! “轰!” “轰!” 果然,一番猛烈炮战过后,日寇的炮火反击变弱了。 张庸嘴角毫不掩饰的冷笑。 小样的。 没炮弹了吧? 没有携带太多的炮弹吧? 好! 那就轮到我了! 继续炸! 我有炮弹!哈哈!炸到你死光光! “八嘎!” “这不是普通的国军!” “有那么多的炮弹!还有高射机枪!” “快!报告!” 日寇大队长还没意识到,自己是遭遇到张庸了。 潜意识让它觉得,对面的华夏国军不简单。必须立刻报告联队部。然后请求支援。 虽然,它自己也很清楚。支援肯定来不及了。 对方炮火太凶残了。 完全没停过啊!一个劲儿的狂轰滥炸! “纳尼?” “高射机枪?” “张庸?” 联队部接到。立刻反应过来。 该死的。有可能就是张庸啊! 在那么多华夏军队里面,只有张庸的部队,拥有大口径的高射机枪。 而且,一般的华夏军队,都是将高射机枪留作压箱底的武器,在关键时候使用的。平时不可能搬出来。 只有张庸会这样做。战斗才开始,就直接投入高射机枪。 高射放平,军事法庭。 八嘎! 这个张庸,完全不讲武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