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尽可能的保存更多的兵力,可以迟滞日寇向金陵前进的速度。 后方调来的援兵,也别来淞沪战场了。直接在苏州以北构筑防线。作为第二梯队。 金陵准备坚壁清野。准备巷战。配发武器,全民皆兵。 只可惜…… 他不是老蒋。轮不到他来战略指挥。 老蒋这个微操大师,还在继续折腾淞沪战场。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根本无法冷静。 “少龙,你累了……” “嗯。” 张庸点点头。 摇头。将脑海里的思绪驱逐。 不能想战略问题。一想就绝望。还是在战术上琢磨吧。 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地,运筹帷幄。 “报告!” 忽然,有人急匆匆赶来。 张庸神色不动。 以为是来找张发奎的。和自己无关。 结果…… “专员大人,统帅部急电。” “找我的?” “是。” “做什么?” “统帅部命令你立刻去第九集团军督战,务必夺回大场镇!” “是吗?” “统帅部命令,如有抗命不遵者,就地正法。” “呃……” 张庸伸手接过电报。 又来就地正法?又有谁要掉脑袋了? 我不是才刚刚杀了一个77师师长吗?叫什么来着?对不起,忘记了。 这个77师就是隶属第九集团军的啊! 第九集团军的总司令,就是朱绍良。同时也是中央军团司令长官。 去第九集团军督战,其实就是督战整个中央兵团。 难道是去督战朱绍良?将他架空? 完蛋了。自己越来越像是古代的监军了。专门误国那种。千夫所指。 “少龙,慎重啊!”果然,张发奎缓缓说道。 非常善意的提醒。语重心长。 督察、监军。全部都是得罪人的。非常容易引起兵变。 老蒋估计也是着急的跳脚了。 大场镇迟迟没有收复,防线有崩溃的危险。 朱绍良指挥不力,他肯定想换人。 然而,换其他人上去,估计局势也不会好转。 可能都没有其他人愿意接手。 老蒋就是第二个崇祯。急功近利。又刻薄寡恩。 杜聿明也算是忠心耿耿,极力给他卖命。但是被俘以后,家人落得悲惨下场。 如此寒心,其他人怎么敢继续积极卖命? 忠诚度不能说是一落千丈。至少也是打五折。关键时刻,立刻溃逃。 沉默。 “事不可为了。” “是啊!” 张庸缓缓的点点头。 的确,事不可为了。 即使他去督军,收复大场镇又如何? 日寇还会继续源源不断的发起进攻,继续争夺。飞机和重炮,依然会狂轰滥炸。 朱绍良是主动放弃大场镇的吗?当然不是。 是守军全部阵亡了。 不知道是哪个师,反正已经打光了。 继续夺回。继续打光。 反复夺回。反复打光。 然后又怎么样呢? 败局已定。 无法改变。 但是,他张庸必须去。至少,稳住中部战线。 不求大功。 但求无过。 希望能够多保留一份元气。留着以后继续发挥作用。 都是英勇的将士。 可以死。 但不能白死! “去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是。伯伯。我去了。” “骑我的马去。” “好。” 张庸答应着。 他的确需要战马。需要赶时间。 张发奎下令将自己的战马牵过来。拍拍马头。将缰绳递给张庸。 “去吧!” “是!” 张庸立正。敬礼。转身。 翻身上马。矫健。潇洒。 轻拉缰绳,战马立刻发出低沉的嘶叫。仿佛随时可以奋蹄疾驰。 “少龙!” “伯伯!”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去吧!” “是!” 张庸一夹马腹。 出发。 此时,晨曦初现。 一缕缕曙光,穿透黑暗,送来光明。 “驾!” “驾!” 少年策马疾驰。 马如流星。消失在苍茫大地。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