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异地安置-《妻为大都督》


    第(2/3)页

    苏轼一愣,问道:“不知现在国债军债发行了几多钱财?所存银两几多?”

    吕惠卿插言说道:“目前府库中所存银两在八百万两左右。”

    “八百万两啊?”苏轼喃喃一句,继而苦笑摇头,“你们的钱听上去固然很多,然江南道的灾民实在是太多了,用上去也是杯水车薪,只可解决一时燃眉之急。”

    “苏兄,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在下并非是想把银行之钱直接用来救灾。”崔文卿一笑。

    “哦?那文卿兄何意?”苏轼皱眉垂询。

    崔文卿正色言道:“光这样投入钱财不计回报的救灾,所得效果着实不佳,在下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采取异地安置之法。”

    “异地安置?”苏轼和吕惠卿同时一愣,相互目询,显然不解崔文卿的用意。

    “敢问文卿兄,何为异地安置?”苏轼连忙追问。

    崔文卿略一思忖,言道:“记得前不久,都督娘子才在我这么抱怨过,说府州人口不兴,田地荒芜甚多,故此农业生产一直是停滞不前,振武军所用的军粮也是无法保障,还需从外面购买粮食才能勉强度日,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寻得一个一劳永逸之法,改善府州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苏轼被崔文卿冒出的新词汇弄得愣住了,根本不知是何等意思。

    “所谓农业经济,简而言之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使得农业供给既合理,又需求旺盛。”

    苏轼大概明白了崔文卿的话,言道:“文卿兄的意思,莫非是你想要发展府州农业经济?”

    “对。”崔文卿点头道,“以大齐目前的条件,最简单,也是最为直接的发展农业经济唯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增加农业人口,只要有人,生产力便会得到提高,所产的粮食也就会更多。”

    吕惠卿皱眉言道:“行长是想要增加府州人口?但人从何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