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集议-《大唐农学院》


    第(3/3)页

    乡绅的地位还体现在经济上,他们拥有土地多,房产多,承担的赋税也多,最主要就是他们对百姓有支配能力。比如说领头修建水渠、道路、捐款救灾、荒年周济、稳定民心等。所以说乡绅在古代,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李胜此时抛出这个问题,虽然对百姓有利,但是触动了乡绅和世家大族的利益。说实在的乡绅没有一个不是占地过限的,这些多出来的土地,不是私自开荒出来的,就是买卖回来。如果李胜真的要按照律法来衡量,每一位乡绅都要拉出去打死为止。世家大族,也会和崔恒一样,能打成肉泥。

    李胜知道其中的关节,李胜此次没有要针对谁,只是想减轻百姓的压力,能让他们有田耕,有饭吃,不至于饿死。对于乡绅李胜还真的不想动手整治,他也不敢自掘坟墓。

    “厉大人,你们没有理解我意思,我是说不准买卖土地,所有买卖的土地要收回,还耕于民。对于开荒所得土地,我不但不追究他的责任,并且还会上书皇上,免了他的赋税。但是对于买卖得来的田地,他们必须返还,这是不能商量的,这是朝廷的法度问题。本官可以不追究他们的罪责,但是也不能任由他们压榨百姓不是?”

    崔明川一听李胜不追究罪责,就知道李胜不是向着崔家来的。但是崔明川也知道,要想让自己大哥,把吃进肚子的田地,再吐出来门都没有。崔明川也知道,李胜此事是必将实行了,虽然李胜拿出来讨论了这件事,但是想要阻止李胜实行,是万万不能的。李胜此人虽然年轻,但是从上次的事情来看,李胜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种人,只要他认定了事情,谁都挡不住。

    “李侯爷,明川以为,此事可行。百姓有其耕,则不生乱。百姓有粮,心中不慌。这是维稳之道,也是惠民之道。清河乡绅定会明白侯爷的苦心。”

    李胜万万没有想到崔明川会站出来支持自己,自从上次崔明川将崔六、崔文广、崔亮等一帮崔家的人绳之以法,李胜觉得崔明川是壮士断臂自保其身。

    崔明川是崔家的四爷,具李胜调查,崔家在清河的田产已经超过了五万亩,买卖得来的酒超过了两万亩,要是全部追回,想必崔家也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

    “崔县尉,据我得知,崔家在清河县买卖的田地,已经超过了两万亩,不知崔县尉要不要做这个领头人?”

    满堂的官吏都看向了崔明川,想要看看他怎么回答。在坐的除了几位外地的官吏,其他诸人不说全部占田过限,但是又大多数人都有买卖和占田过限的行为。如果崔家都低头了,他们自然要还耕于民。

    “李侯爷说笑了,崔家做主的不是下官,下官自然不能左右崔家的决定。但是下官名下有田两千亩,我愿意交出全部多出的田地,只留下朝廷的授田。至于其他人,下官就不能左右了。”

    崔明川这一招很好,他抛开崔家,率先做出表率,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李胜也看出来崔明川什么意思,他抛出全部多余田地,就是告诉李胜,这活我不接,我干不了。

    李胜什么人,岂能让他跑掉了。笑着说道:“崔县尉当为我等楷模,如此舍己为人的品德,值得我等学习。不过,崔县尉作为一县的县尉,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岂能不再多发挥余热,我看崔家主的工作,就交给崔县尉如何?”

    厉宏才这家伙,绝对是那种表面忠厚,内心腹黑的家伙。;李胜的话刚刚落音,不给崔明川张口的机会,这家伙瞬间补刀。

    “崔县尉,品德高尚,本官佩服。崔县尉既然支持李县令的决策,定会不予余力的劝解崔家主还耕于民,如此我等的压力又小了许多。本官在此谢过了。”

    崔明川都想骂人了,这两人一唱一和的,自己就被他俩给套牢了。崔明川想要撂挑子,是彻底的不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