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元宪洲把他和钟洋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摘出来,起了公司名字“大洋洲商贸”。 经营范围有音像制品、五金百货、农场品等等等等。 就像当时讽刺倒爷的相声里说得,除了导弹不倒,其它都倒。 当然,作为个体户,注册资金不能太多,就写5000块钱。 个体户这么麻烦,钟洋建议开个公司。 当时,虽然不允许私人开公司,但只要有门路可以挂靠集体企业,甚至挂靠国营企业,就可以开个私人性质的公司。 但后续的麻烦很多。 比如那个喜欢爬山的房地产大佬,他的公司几乎是全国最大的,但因为他开公司早,挂靠的是国营企业,结果最后公司上市时,他只分到很少一点股份,作为房地产的前辈翘楚,他最后却成了房地产大佬中最穷逼的一位。 而元宪洲知道,再等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就将遍地都是名正言顺的私营公司。 元宪洲在兴都买了五套房子。除了分别留给边薇薇、章明俊、肖蝶、徐艳秋的四套外,还有一套是临街房。 这套临街房所处的位置眼下还不算繁华,但元宪洲知道,不用五年的时间这里将成为市中心。 元宪洲把注册地址就放在这里。 前面可以当门脸,后面可以当仓库。 “公司”成立后不久,元宪洲和钟洋就应邀来到魔都。 唱片社的曹主任邀请元宪洲他们来魔都,一是庆贺第一次的愉快合作;二是想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 曹主任在魔都著名的金门酒店招待元宪洲和钟洋。 三人一边喝着老酒一边畅聊着。 曹主任向元宪洲竖起大拇指:“小元真是人小鬼大啊!” 其实元宪洲这几个月加强锻炼,已经长得魁梧很多,看起来跟成人差不多了。 元宪洲说着官面儿话:“客气!客气!多亏曹主任经营有方!” 这么一说,曹主任倒有几分得意了:“虽然有些惭愧,但说老实话,我们南方的企业确实比你们北方的企业经营的更加灵活。正所谓南方出效益,北方出典型。” 元宪洲点头:“所言甚是!” 说着,说着,曹主任又叹口气:“可惜啊,当初我没听小元的劝告。没敢制作500万盘,不然现在也早卖光了……” “你们现在为何不继续制作呢?”元宪洲明知故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