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沐家有女不正常-《梨幕清歌长相思》


    第(2/3)页

    沐薇虽然不是什么温柔似水的女子,不过唱戏也不在话下。

    她爱武生,一天到晚常不满自己是个女子,她不屑那些温香软玉,只懂讨好男人,一辈子唯唯诺诺的女子整日感叹着自己生不逢时,阴差阳错,为什么自己不是个热血男儿?为什么自己不生于乱世?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如同戏文中的男主角一般,保家卫国?为什么不是翩翩佳公子?满腹经纶。和心爱的女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然后如戏中一般衍生出轰轰烈烈的爱恋!可,她终究是女儿身。无力为之。

    但她要做就做女中豪杰。不过不知怎么的她喜欢温柔似水。英气洒脱的女子,就像喜欢戏本子里如花美眷一般。她在寻找一个配的起她心目中祝英台的女子。然后与卿把酒言欢。。。

    不过就她那副皮相,那如莺啼婉转的嗓音注定她一辈子都唱不成那威风凛凛,五大三粗的武生。

    嗨~若是叫她去唱温香软玉的调调,算了吧。还不如整日走街串巷,寻觅自己梦中佳人。

    她十岁起学习唱戏。她娘不舍得,说她家好歹是数一数二的戏班,名满天下,还会巴望这宝贝女儿当梁柱子。   再说她要唱小生,她娘就不同意。无奈,她只能放弃学武生,且唱且学。。。能潇洒一天是一天。

    她家隔壁是家书院,名为若离。这书院可当真远近闻名,当朝丞相便是秦夫子的得意门生,想当年秦夫子年轻时曾在翰林院,中书省各居要职。诸多有志之士慕名而来。

    当年秦夫子内人诞下一麟儿,而后再无生育,偏偏又是个喜欢女孩的。便一直拿些点心蜜饯蛊惑沐薇,两家关系一向融洽,遂认了沐薇作干女儿,另许了个名讳――秦回之。一个莫离,一个回之,也到相得益彰。也便开始了秦莫离和沐薇的小小豆蔻竹马。

    沐薇的声音姿态颇有清灵,时而哀转久绝,时而清雅脱俗,时而。。。

    她喜欢牡丹亭――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也喜欢如画美景,如花美眷。

    这曲子一唱。谁知,便是一生。

    她爱在黄昏时望着小桥流水低吟浅唱,心中偶然会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是期待吗?

    但过偶然有幸听她一曲之人,无不赞不绝口。

    自幼这梨园戏庄就歌舞升平。因得戏班的缘故,一般不太方便透露戏子的身份性别。

    这也是古往今来戏子身份扑朔迷离的缘故。时常刚刚唱完小旦的,转瞬就干起了武生。当真纠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