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公子的诗会-《花笺凭语》


    第(2/3)页

    楚善诚给她把轿帘拉开,董小宛低着头,风姿款款的迈下了轿子,一阵微风吹过,董小宛耳边垂下来的几根发丝随风飘了起来。

    董小宛拿着手帕的手指,轻轻从脸颊一旁把吹乱的发丝顺下来。

    就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公子哥们都给看呆了。

    这就是柳嬷嬷教的,坐立行走的规矩。一颦一笑都要有一种撩人人不自知的妩媚之感。

    今天因为是诗会,董小宛特意选了一件粉色的内衬,是从抹胸往下一直到脚底的裙子,内衬上只简单的绣了一朵白莲。

    在内衬外面,一件白色的罩衣,袖口是蓝色刺绣,宽敞的袖子显得有一种飘逸之美。

    为了避免脖子上空荡荡的,董小宛今天还戴了一顶金色的项圈,一个同心锁刚刚好挂在两个锁骨的中间,半露肩膀,腰间再系上一根通红的丝带,给简单的衣服做了一个点缀。

    这身装扮正好是投参加诗会的君子们的所好,素雅恬淡。仿佛董小宛光单单站在这里,你就能感觉到她一身的才华横溢。

    这就是包装的力量。

    公子们手中的折扇都一个个收了起来,停在另一只手掌中,眼里、心里仿佛都被董小宛装满了。

    楚善诚作为董小宛的小厮,自然是跟着轿子一路走来。瞧着各位公子哥的眼神都被董小宛深深吸引住了,悄悄地往轿子下的阴影挪了挪。

    在场的众多公子哥他都认识,这些人在京城的时候没少参加他这个小阁老举办的宴席诗会。

    此刻要是被认出来,可是少不了的被挖苦讽刺。

    他这张脸可是一如既往冷若冰山,之前不知道暗暗得罪了多少人。现在这些人瞧见自己落了势,还不得使劲糟践自己。

    对他这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来说,面皮可是比命都重要。

    古士亨是现今刑部侍郎古江的嫡长子,在南京的公子圈里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了。这次的诗会在他家中筹办的,自然也是他组织的。

    古士亨上周从京城回来,几个狐朋狗友说要给他接个风。

    来到酒楼和朋友吃饭,还没坐稳当,旁边的一群公子便讨论开了。

    “江南教坊司新来了个头牌,那相貌、那才情都是一绝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