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投资-《小因缘》


    第(3/3)页

    打定了这个心思,方锦如借了家中电话,打了个电话。

    而后,又和家里打了声招呼。坐着洋车回了娘家,本想和方锦然讨要点小钱,方锦然却很是记仇。连见也没见,只说自己马上要出门,时间很紧。没有工夫。

    而父亲那边,又说已经把家里的财政大权,全权交给了方锦然。

    本以为无功而返,可是到母亲房里和母亲说话的时候,方母突然悄声和方锦如道:“我听见你和你爹要钱,是怎么回事?”

    方锦如觉得母亲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平白操心,便笑着宽慰她道:“没事的,娘,只是我看着有条钱生钱的门路不错,我想着叫爹去做呢!”

    方母说:“你是说现在外面那些股票债券投机?”

    方锦如没想到母亲也略知一二,颇为惊讶,道:“娘,你还懂得挺多哩!”

    方母抿嘴一笑,道:“你别小看你娘啦,跟着你爹耳濡目染,倒是也明白一些。但是我瞧着这些都太有风险,你还是不要去做。”

    方锦如点点头,当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和国内市场洋货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战时繁荣的中国工商业出现了战后萧条,市场上大量闲散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同时中国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困难正在增发公债,这就为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兴办提供了物质条件。因此,当时市面上,如同雨后春笋般,突然涌现出了许多交易所,因为营业兴旺,利润丰厚,投机者认定交易所是有暴利可图的好地方,工商业者则认为交易所是集资融资的合适场所,于是各色人等蜂拥而至,社会游资趋之若鹜。

    各行各业竞相设立本行业的交易所,大至金、棉、丝、粮、油、酒、皮毛等,小至竹、木、纸、瓦、烛、皂等,有的行业竟连开数家交易所,有的行业甚至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什么星期日交易所、夜市交易所,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当然,那个富华交易保证所也是类似的信托机构。

    方锦如清楚,这样过多的交易所和证券投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交易所经营风险和证券交易风险越来越大,如今已经遭到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质疑,当局着手整治也是早晚的事,一旦崩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方锦如此时所想的钱生钱的法子,并非是在这里面。

    而听了母亲的话,方锦如便道:“娘,你放心,我不会轻易动作的。”

    方锦如心中已有盘算,听了王晓萍的话,除了对日货抵制的倡议之外,她还得到一个消息,那便是新火车站选址在内部已经定了,若是在这个时候,提前探听到消息,购买了附近地皮,这地皮定然会翻了翻地升值。

    这和顾老爷所运作的那个全国运输的项目不同,方锦如不敢把钱投到太远的地方,如杨婉莹所说,还是要顾及时局,如今正逢乱世,“力不到不为财”,投资应该限于自己的耳目所及,不能跃出范围,委托旁人,否则很容易出变故。

    方才在得知火车站新建选址的消息之后,她的电话是打给了张国聚,张国聚这时还是任着市长秘书,方锦如婉转表达了自己的探问之后,他也是很明了地回应道:“好,我们约个时间见面谈,我看可以,我都知道。”

    这一句话,寥寥几个字已经表示了,他知道火车站的选址,地皮买卖也是能成,而且也愿意透露给方锦如,当然,这里面双方好处的交接,倒需要再行洽谈。

    而此时,方母蹙眉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其实我还有些闲钱,是我的棺材本,连你爹都不知道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