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余的钱庄也都有一万到九万不同的规模。 所以,赵璎珞的目标并不是那些散客,而是这些钱庄!这些钱庄吸收的存款利息只有年息二厘,但是放出去的钱,年息可要高了去了。 但是,靖康之变后经济发展停滞,这些钱庄里的钱只能在库里存着,仅有少部分以极低的利息放了出去,堪堪能保证不赔本。 但是,当听到大宋银行年息四厘的时候,这些钱庄的老板心动了,钱放着也是放着,倒不如放到大宋银行吃利息。 又听说存款额度不足,那些钱庄的老板急了,动员了一切能动员的精壮劳力,将一车车的银子运往大宋银行。 于是,两个老头子很快就看到了这惊人的场面。 清点银两、入库、加盖大宋银行的印章、存款人署名之后,一车车银票换成了薄薄的一张银票。 当夕阳即将落山时,一百万两银子堆满了大宋银行的库房,年息六厘的额度售罄,那些想要存钱的人要么选择年息二厘的低息存款,要么怀着失望的情绪摇头走开。 “怎么样?筹集到一百万是不是很轻松?”赵璎珞带着两个老头来到库房,看着眼前的银子,心满意足地露出了个姨妈笑。 宗泽二人哑然,他们怎么也没料到她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筹集到了足够的款项。 “义父、舅舅,朝廷是不是该给我地契了?” 见她这么着急,宗泽哈哈大笑,“放心,地契少不了你的,待这些银子运到国库之后,四十万亩地契一份不落地交到你手中。” 于是到了第二日,这些银子又在数百名士卒的护送下,从大宋银行运到了空落落的国库。 赵璎珞如愿拿到了足足数百份地契,她用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成为了大宋第一地主。 “现在的粮食价格是一石卖二两半银子,如果按每亩收取四石佃租,四十万亩地一年就可以收获一百六十万石粮食,换算成银子的话是……” 拿到地契后,赵璎珞立刻开始计算自己未来的收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