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属于理科生的浪漫-《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1/3)页

    姜玉楼想要离开,但是学生们哪里肯轻易放他走。

    他们嚷嚷着,想要姜玉楼给他们讲点什么,

    “姜老师,再聊聊剧本创作吧!”

    “姜老师,给我们谈谈诗歌和文学吧!”

    “姜老师,请问你有对象了吗?”

    “姜老师,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

    “姜老师……”

    姜玉楼眼见问题越来越离谱,于是道:“行吧,既然大家强烈要求,那接下来咱们就随便聊聊,也不要太正式了。”

    “姜老师,聊聊诗歌吧,您的情诗在我们学生中间太受欢迎了!”

    学生们殷切地请求着。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文章怀念八十年代,都说八十年代真是诗和理想的年代。“天上掉下一根杆子,砸到的全是诗人。”我们会从这些文字中轻易构建出一幅热血和浪漫的图景,但事实上,八十年代并没有那么理想,至少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理想。

    怀念过去的人,无论有意无意,总会放大回忆中的某一部分,使语言偏离最初的真实,语言越是多,就越是失真。我们不能昧着良心说那些语言都是虚假的,但至少不是清晰的。有时候很多事都像这样,不是错的,但也不能算对。

    实际上,他们喜欢诗歌是并不总是因为多么高尚的理想。

    比如……

    “女生太喜欢姜老师您的诗歌了,能不能教我们两首,用来追女孩子呢?”

    “哈哈哈。”

    这么诚实的话,自然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

    “大家不要嘲笑那位同学。《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人的天性,再加上大家都是年轻人,没有什么好避讳的,既然有人问了,咱们就当是彼此交流吧!”

    姜玉楼的话引起了一片笑声,他们之前接触的作家、诗人颇有点高高在上、以思想导师自居的味道,姜玉楼如此平等的姿态赢得了学生们的好感。

    最先挑头的那名学生苦恼地说道,“姜老师,北方工业大学的学生,学的是物理。我们学校男多女少,现在我都没有对象,也没有和女生聊天的经验。他们说的什么情诗,我都不懂,更不知道该怎么作诗讨女生欢心。”

    “我也是物理系的,不过我是燕京工业大学的。不得不说,文学系的男生就是比我们理工科的受欢迎,他们会作诗,也会吟诗,唉。”有人附和道。

    姜玉楼道:“其实我并不这么觉得,并非文科生就比理科生更受女生欢迎。说到底,诗歌只是加分项,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姜老师,我觉得在当下,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对人的价值观念进行重新审视,文学的重要性要远大于物理。”又是一个理科生叹气道。

    姜玉楼笑着摇头道:“文学固然重要,但自然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同样重大,甚至可以说要胜过文学。”

    暂时看文学似乎很重要,但是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

    这个世界少了他姜玉楼,太阳照常升起,但要是少了那些物理学大牛,那影响可就大上天了。

    这个说法引起了大家伙儿的反对,和姜玉楼正好相反,他们虽然是理科生,内心深处却是文艺青年的思维,“姜老师,您的这个观点我就不赞同了,鲁迅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思想。”

    “对,说得好。”

    “我们需要新时代的鲁迅。”

    “欧美都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是我们和他们的差距。”

    姜玉楼心里很是欣慰,这就是主人翁精神吧。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落了。

    当然,这也有时代发展的原因,在改开后,知识青年们认识到了同欧美的差距;另外,国家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家做主的想法。

    而在后世,关心国家大事的不是没有,只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