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文点了点头,找到了合适的头条文章,他心里也放下了一个重担。 《今夜有暴风雪》也算是他全程跟下来的,光靠刘振云一个人,肯定搞不定。 所以,对于这部作品的成色,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敢下军令状,《最文学》第四期的销量虽然达不到第一期,但肯定比前两期高。 就影响力来说,可能比不上大火的《人生》,却也不会差太多。 他摸了下脑壳,指缝间夹杂着几缕头发。 这段时间,为了提升《最文学》第四期的质量,他可谓压力山大,每天熬夜不说,头发更是大把地掉。明明还不到四十岁,却有了地中海的趋势。 现在想想,以前在《收获》的时候虽然只是个小编辑,但好在无忧无虑啊。 不过,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不是吗。 …… 翌日,姜玉楼决定去看看邹志安。 有了刘振云做表率后,他觉得自己对来燕京改稿的作家关心的不够多。 所以,今天就带着一些吃的东西来了。 “咚咚咚。” 几下敲门声后,姜玉楼扯着嗓子在门外喊道:“邹大哥,是我,姜玉楼,开门啊。” “咯吱。” 门开了,开门的人正是邹志安。有一阵不见,他的身材还是那样瘦削,也不知是不是不喜欢燕京饮食的缘故。他略驼背,显得有些疲惫,不过看到姜玉楼来了,还是非常开心。 “玉楼来了啊,快进来,进来坐。” 邹志安把姜玉楼迎了进来,看到他拿着东西,先是拒绝,拒绝不过,才接下来,放到了厨房。 姜玉楼进去后,发现房间的变化不大,但却收拾的很干劲,一点都没有他预想中的邋遢。 这点,路谣比他就大大不如了。 想了下自己去甘泉县看望路谣时,他的招待所简直不像人住的,心下暗自叹气,人和人真的不能比啊。 邹志安很热情,他一进来就又是倒水倒茶,还拿出一些核桃来招待他。 来燕京时,邹志安特意从家里带来一口袋核桃,足有十几斤。还送了一些给姜玉楼,教他一种核桃的吃法,烤核桃,别有一种风味。 于是,好些天里,姜玉楼的四合院就天天有了烧烤核桃的清香。 真是,隔壁小孩哥都馋哭了。 “邹大哥,咱们是朋友,不用太客气。” 邹志安只是憨厚一笑。 他对人真的非常谦恭,这点在编辑部也是有口皆碑。 专门负责他的责编就不说了,就连其他编辑都很喜欢这个淳朴的中年男子。 他是一位编辑最好“对付”的作家,因为他总是努力做到编辑的要求,而又总是不去打扰人;他也是姜玉楼见过最为简朴的作家,他不声不响,悄进悄出,到了早饭点儿,就去附近的小饭馆买三只烧饼,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 为这事姜玉楼也劝过,可惜他不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