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路谣的疯狂之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之所以首印这么少,他是这么说的,“梁大哥,扩大销售的时机是小说的电影版拍摄完毕,并且确定上映时间后,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增加印刷量,争取凭借电影的宣传优势,增加销量。”

    梁晓生不太懂销售,他信任姜玉楼,于是笑着答应了。

    ……

    就在姜玉楼以为月底能清闲一阵的时候,路谣从外地回来了。

    这个月,根据《最文学》杂志社的安排,路谣因为《人生》的出版,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进行了签售活动。去的城市非常多,还有当地政府安排参观一下当地有名的景点和学校,但也是真累。

    同时,这个月也是路谣抽烟最少,喝咖啡最少的一个月。他几乎每天都要签上百本书,有时候还会勉励一番情绪激动的书迷,回到招待所休息的时候,他几乎是倒头就睡。

    等他回到燕京,姜玉楼见到他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人会是他认识的那个路谣。

    他上下打量一番后,啧啧称奇,“路大哥,你这是减肥了吗?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路谣瘫倒在沙发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还不都是你的错,非要安排什么全国签售会,这下好了,这一个月我都在东奔西走,根本停不下来。我是吃吃不好,睡睡不好,你说我能不瘦吗。”

    “瘦了也好,身体健康。”

    路谣摇摇头,无视了他的调侃。

    “路大哥,这回全国走了一圈,知道自己有多受欢迎了吧?”

    “受欢迎也不一定是好事。”路谣苦笑了一声,“这一回出去,我算是见了世面了,只是有些读者太疯狂了。”

    “哦,是怎么一回事?”姜玉楼问道。

    见他这么问,于是路谣回忆起自己去成都开签售会时的一幕。

    他去成都的时候还是一周前,一月的成都日照时间较少,平均每天只有4至5小时的日照,这使得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给他一种潮湿的感觉。

    路谣是个北方人,对于这种天气总感觉非常奇怪,室内也没有供暖和火炕,住的很不舒服。

    但这恰恰是成都湿润气候的特色,也成为了许多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这种湿润的气候,使得成都的空气清新,皮肤也能保持水润。

    相较于北方地区的严寒,成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出行环境。尽管冷,但并不会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路谣的签售会是在当地最大的新华书店举行的。

    由于活动开始前已经连续多日登报宣传,因此成都大部分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都知道他要来成都。

    签售会当日,新华书店外有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想要《人生》签名版的,想要见路谣这位被年轻人奉为人生导师的年轻人将偌大的书店包围了起来。

    新华书店的人一看这架势,连忙报警,警察也出动了不少人,帮忙维持持续,就这样,还有人试图往里冲。

    路谣在工人和知识青年人群中的名气太大,和当代的明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属于顶尖作家。当他出现在活动现场后,秩序已经失控,买了《人生》的读者抱着小说冲到他的面前要求签名,钢笔戳在路谣身上,生疼。

    路谣怕被戳死,架开胳膊肘,杀出一条“血路”,在书店员工的指引下躲进了员工更衣室。关灯,缩在桌子下。脚步咚咚,人们冲来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