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华已经很努力地在保持平静,却依旧显得局促不安。 同时,他也在悄悄打量姜玉楼。 他知道姜玉楼很年轻,以为是别人的吹捧,可见到真人后,才明白什么叫青年才俊。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此言不假啊!”于华有些沮丧。 姜玉楼打量了他一番,感觉于华长得有些老成,便开口问道:“于华同志,你今年多大?” “我……我二十三了。”于华连忙回答道。 姜玉楼笑道:“那于华同志比我大一岁啊。” 他不说还好,说了于华更沮丧了。 感情人家姜老师有如今成绩,还没自己大。 “海盐县距离燕京可不近,于华同志路上没受苦吧?”姜玉楼给他倒了杯茶,又嘘寒问暖一番。 于华尴尬地挠头道:“还好……没怎么受苦。” 他不好意思说自己忘了买卧铺,怕被笑话。 姜玉楼又问道:“那就好,于华同志,你也知道我们邀请你来是改稿的,时间不一定,应该有准备了吧?” “嗯,我已经请过假了。”于华连忙道。 宋文轻轻一笑,道:“于华同志,你无需为生活琐事烦心。住处和饮食,我们杂志社都会妥善安排。至于改稿,我们也会给予相应的工资补助。” 于华听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声道:“谢谢,姜老师、宋主编!” 这个好消息对他来说如同春风拂面,心中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住宿和饮食的问题解决了,更让他欣喜的是还有金钱补助。 姜玉楼看着于华的模样,朗声笑道:“哈哈,于华同志,你无需客气。我们《最文学》对待作家一向如此,只希望你能多多投稿,写出更多佳作。” 于华露出了他那特有的憨厚笑容,心中的感激之情也更浓了。 "姜老师,宋主编,那我什么时候开始修改稿子呢?" 姜老师轻轻地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修改稿子的事情不用急于一时,这样吧,让宋主编先带你去你在燕京的住处看看。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找宋主编,或者来找我。" 于华点了点头,脸上满是认真的表情,"好的,姜老师,我明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