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成为经典-《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1/3)页

    姜老师高义,这是文坛人所共知的。要是再过些年,他说不定还能得个“及时雨”的雅号。

    这些年,他帮助的人着实不少,借出去的钱更是以万为单位。他有钱,也愿意借钱,可也不是给谁都借。

    不是善财难舍,而是他的这些作家朋友都好面子,不是事到临头,谁都不愿意在他面前丢了面子。

    追着给人借钱,除了他,再没其他人了。

    十月,经过几个月的改稿,路谣的《平凡的世界》终于在《最文学》上发表,算是第一次和读者们见面了。

    早在半个多月前,这期杂志的订购数量已经突破五十万册。

    这个数字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能看到读者对路谣作品的喜爱。

    此时的路谣,早已褪去了文笔上的稚嫩,写作技巧成熟,甚至已然大成。

    他的成长脉络清晰可见,从《惊心动魄的一幕》走进读者的视野,又因为《人生》爆红,现在又有了一部《平凡的世界》,读者和评论界普遍看好路谣创造新的辉煌。

    等到《最文学》十月刊发行后,各地甚至出现了抢购潮。

    用一部分读者的话来说,《最文学》+路谣的作品完全可以无脑冲,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不到半个月时间,十月刊的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足以证明这一期作品的优秀。

    只是,就当编辑部都准备开“庆功宴”的时候,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出现在了报纸上。

    这些批评声音大部分是针对《平凡的世界》,

    这群人普遍认为“《平凡的世界》和路谣过去的作品相比,内容平淡,节奏感不强,且人物众多而庞大,情节也不是很感人,很难让人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和兴趣。”

    还有一小部分是在攻击作者本人,这些评论家认为路谣"江郎才尽"。

    《最文学》编辑部,作为最关注舆论的一群人,又怎么能不对这些批评声进行讨论呢。

    “诶诶,你们看报纸了没,最近报纸上出现越来越多对《平凡的世界》质量的攻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