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娘亲曾是你的骄傲,你走到哪带到哪,以至于忽视府里的其他孩子。你肯为罗太后去和先皇做交换,也是意识到自己亏欠她了吧?她也是你的孩子,呵。你是不是觉得我娘那些年受你看重,得到了许多。所以即便做错了,但人已经死了,不能再把活着的人拉入地狱。罗太后铸成大错,你不忍心揭穿,只能避而不见,不再提供帮助,当作是她的惩罚。可我到想问问,你到底偏心我娘什么了!” 姜余欢从玲微三人口中知道许多英国公府的事。 与其说英国公偏心,不如说他把娘当作最后的颜面。 他英国公师承大儒,又教书育人,偏偏儿子没有天分不成器。 罗慧兰也受过英国公的教导,只是有娘珠玉在前,英国公看不上罗慧兰那点本事。 娘的存在告诉所有人,英国公的才华后继有人,只是可惜生错性别。 他每每炫耀,难道不是在维护自己的颜面? 英国公是一家之主,娘经常陪伴左右,待遇自然水涨船高。 这不是那些下人看菜下碟,与英国公本身没有关系,英国公从来没有对娘有过偏心,唯一的特殊对待就是在读书一事上极为严厉和关注。 后来娘不想再做无谓的努力,她心思通透,学得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还会让兄弟姐妹有想法,自己也不自在,于是转了性子。 又正值到了说亲的年纪,英国公不好再把女儿带在身边,两人见面的次数便少了。 于是英国公夫人顺势而上,想要掌控娘。 娘不受控,两人闹得不愉快。 英国公又是个重视孝道的人,觉得女儿书白读了,失望至极。 所以英国公根本谈不上偏心,真正偏心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偏心,也不会对忽视的儿女产生愧疚。 罗慧兰能说动英国公,也是看准了英国公的性子。 至于英国公放权这件事,玲微受罗慧芝影响最深,对这些事看得最清楚。 其实是当初先帝的举动让英国公看到了先帝对于权重的人的忌惮,他不过担心唇亡齿寒,顺水推舟罢了。 躲在房间避世,最重要是想让权力放得彻底,让先帝安心,其次是真的不想帮助罗慧芝什么,他若是有野心,也不会用权力换一个后位。最后才有一小部分是愧疚和挣扎。 前世英国公自尽,恐怕是想用一条命换整个英国公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