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哦?大人又何见解?”因为叫不来名字,李恪就只好用了这一称呼,一能掩饰自己不认人的尴尬,又能显得自己是位真心求教的太子殿下,可谓一举两得。 朝堂上的李二点了点头,他本以为这小子会直接出言否定,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虚心求教,这一举动他倒是有些意外,要是放在以前,他现在又要开始不怀好气的输出一顿了,第一次没有听到李恪的心声,李二还有些不习惯,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听不见他的心声了。 当然,他的想法是多余的,李恪自是不想听这位大臣说的一大堆的道理,什么和亲怎么怎么好的,这些他在历史上就已经学的很多,对他来说他只想做些不一样的。于是李二的脑子如实响起了李恪的吐槽 【这哪里来的小官呀,没看别人都不说了吗?】 【就你自己在这巴拉巴拉说这么一大堆,你看我搭理你吗?】 【别人都不稀罕搭理你,自己就在这说的不停,这就是传说中的社交 b症吗,察言观色都学不会,怪不得官这么小。】 李二头上一阵黑线,自己刚想夸夸这小子,他可好,还没夸就漏了。不过他也听习惯了,好在这次说的不是自己,那个什么什么症,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看来以后要旁敲侧击的学学他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词语了,说不定哪天还能用的上。 虽然张大臣阐述了一堆观点,但毕竟自己只是个小官,人言轻微,反过来看那位太子,有利有据,底气十足,又是当朝太子,下一任的皇帝。尽管他说了一大堆可并没有人真正听了几句,要知道他所说的这些在李恪面前全都是破绽。 要说人家李二为什么能成为名流千史的一代明君,他可是把张大臣这一小角色的一番见解完完整整的听了进去,再加上他本就已经对和亲一事持认同的态度了,比起这一番宣讲,他更想看看李恪这与众不同的小子能提出什么样的看法。 “望殿下三思。”张大臣说完便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拜了下皇上,显然他这话表面上是在与太子争辩,可实际确是在说给李二听,他也知道皇帝是更倾向与和亲的。 第(2/3)页